9月26日,清華大學和保爾森基金會在京聯合主辦“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簡稱‘保爾森獎’)十周年主題活動”并揭曉2023年度獲獎項目。作為“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的支持單位之一,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受邀出席活動并作主旨發言。美國前財長、保爾森基金會主席亨利?保爾森出席活動并致辭。
在“綠色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主旨發言環節,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作題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他表示,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發展循環經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近十年,中國累計綜合利用大宗固廢約280億噸,回收利用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等主要再生資源約28億噸。他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重要支撐。根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的測算,“十三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超過25%。他指出,氣候變化是當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戰,事關國際社會共同利益,也關系地球的未來,應進一步通過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強循環經濟科技創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共同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出席“綠色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主旨發言的嘉賓還包括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萬科集團創始人兼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王石、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亞太區執行總裁Joe Phelan。
最后,2023年度獲獎項目揭曉,“保爾森獎——綠色創新”類別年度大獎由蔚來申報的“電動汽車換電關鍵技術,構建低碳可持續的產業新生態”項目榮獲。該項目提供了一個高效、可持續的全案解決方案,并通過構建儲能生態系統,助力新型電力系統的形成。此外,“保爾森獎——綠色創新”類別優勝獎,分別頒發給了由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青島銀行藍色金融”項目、由達能(中國)申報的“綠色運營‘碳中和’樣本,助推消費品行業低碳轉型”項目,并表彰它們在藍色金融和可持續消費領域的創新舉措以及行業影響力。
“保爾森獎——自然守護”類別年度大獎由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申報的“社會化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深圳灣模式”榮獲。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申報的“持續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守護生物多樣性”項目、北京植物醫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生物多樣性——高山植物保護行動”項目因其突出的生態保護成效和創新實踐分別榮獲“保爾森獎——自然守護”類別優勝獎。